编者按:上上策
由黄埔区民政局和黄埔区社会组织党委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自2025年3月28日启动以来,经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实地核查等程序,评选出12个符合公益创投理念的项目,涵盖为老服务、助残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帮困、社区治理五大服务领域。为持续跟进本届公益创投项目进展,强化项目宣传,在黄埔区民政局和黄埔区社会组织党委的指导下,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将定期发布各项目服务实录、活动招募信息等项目动态资讯,欢迎持续关注!
项目名称:七彩助残课程4.0残障人士康复就业项目
创投主体:广州市黄埔区惠民社会服务中心
项目介绍
七彩助残课程4.0残障人士康复就业项目以黄埔区在册的残疾人中约300名残障人士为服务对象,由社工基于“五社联动”运行模式,联合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及社会慈善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有针对性地为服务对象开展各项服务,提升其生活信心与职业能力,使其权益得到保障,生活得到改善与提升。项目以康复+技能培训+就业支持为核心,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自我价值,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
上上策
为助力残障人士提升社会融入能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黄埔区民政局、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7月4日,黄埔区惠民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组织志愿者前往长岭街、新龙镇开展黄埔区第六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音乐艺术疗愈”及“非遗掐丝手工”艺术课程,通过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残障群体搭建起自我表达与价值实现的舞台。
音乐艺术课上,社工带着残友们逐一认识了各种打击乐器,其中包含铃鼓、木鱼、摇铃快板等。“这个乐器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先仔细听一下它发出的声音。”“叮——叮——”清脆的碰钟声仿佛有某种魔力,让人瞬间忘记烦恼沉浸其中。在社工的引导下,活动现场回荡着欢快的鼓点与铃音。残障残友们手持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用轻重缓急的节奏演绎着内心的喜悦。课程设计采用“渐进式参与法”:从单人敲击练习到分组协作演奏,残友们逐渐建立信任与默契。
“以前总觉得音乐离我很远,现在发现自己的双手也能创造美好。”残友小陈兴奋地展示他刚学会的技能——通过快速交替敲击铃鼓边缘,模拟出细雨落下的声音。音乐疗愈不仅能锻炼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能通过非语言沟通释放情绪,增强自我认同感。
上上策
“打竹板,响当当,十五运到乐洋洋!”结合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契机,课程特别融入十五运主题快板环节。残友们用质朴的语言和昂扬的语调,演绎着快板作品《十五运,齐齐撑》。残友在演绎中提升反应力与表达能力。有志愿者感慨道:“看到残友们从最初的腼腆到站台上自信表演,这种改变太珍贵了。”
以匠心传承非遗之美
画底稿、涂胶水、掐丝固定、点蓝.....在非遗掐丝手工课上,志愿者向残友们详细介绍了掐丝手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金丝在残友指尖弯折成各种形状,彩砂在釉料中渐变晕染,一幅幅“广州塔”图案逐渐成形。
志愿者将掐丝、点蓝、固色等复杂工序拆解为步骤化操作,帮助残友克服困难。
“没想到我能完成这么精细的作品!”残友小张捧着自己制作的掐丝书签,眼中闪烁着自豪。
从指尖跃动的音符到舌尖流转的快板上上策,从金丝勾勒的图案到心底绽放的自信,黄埔区惠民社会服务中心以艺术为桥、文化为媒,让残障人士在创造美、传递美的过程中,重新定义生命的价值与可能。
N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